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魔術行者劉又誠 「勇敢」徒步去旅行
2022-05-25
佛光山宏法社5月24日邀請曾獲臺灣十大傑出街頭藝人的魔術師劉又誠,分享「徒步去旅行」美化人生講座,用旅行的足跡,鼓勵與會及參與直播的70位大小朋友勇敢追夢。
「旅行不一定要到全然陌生的地方,當用獨特的角度去看世界,就會有不同的視角。」劉又誠說,世界很大想出去看一看,30歲的時候,選擇去澳洲打工,期間答應香港室友的邀約,準備從墨爾本騎單車到雪梨,卻在陰錯陽差下,選擇挑戰以徒步的方式,抱著「必死的覺悟,必活的決心」,獨自開始了43天1,300公里的旅行。
澳洲的成功經驗,使劉又誠同年(2017年)在接受上海朋友的活動邀約後,決定再次徒步從上海到西藏,用10個月走了5,100公里。他說:「不要害怕挑戰,有挑戰就會更加成長。之後面臨困難,也會迎刃而解。」出發前規劃給世界一份回饋,在臉書(FACEBOOK)徵求沿途的學校,讓他到校分享追夢的經驗,只要有邀請都不拒絕,不管人多人少、有錢沒錢都去,儘管不在原來的路線上。
劉又誠表示,不要把一切拒於門外,要用開放的心胸去接受,要反問自己為什麼不要呢?會開始為了目標去思考去克服。在徒步旅行中,經歷輕度低體溫症、腳長水泡、落石、路面崩塌、東西被偷、高山症、睡袋結冰、帳篷被袋熊破壞、食物被吃等等,但沿路的風土民情,是自己不曾見過的,進而同步學習與成長,增長智慧。
他說,人生是一幅拼圖,不是積木建構,要透過許多拼貼,在最後一刻完成的。漫步的人,未必是迷路的人,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上車,可以看到別人的風景;堅持,可以完成心中的自己。
劉又誠的第三趟旅行原想由北京走到葡萄牙,因疫情被打斷,中止於甘肅省張掖。他說旅行要懂得斷捨離,不要把恐懼放進去。勇敢依「二元控制法」去思考,可以控制和不可控制,將不可控制放下,專注在可控制裡頭。只要相信世界會給我們所需要的,就會非常富足。
他強調,所謂的經驗,不是在我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,而是我們怎麼去處理發生的事情。有起點有目標,就會有方向。當感興趣的事情越多,開心的機會也就越多。一件事情如果值得做,那就值得將它做到、做好。只有願意讓自己走更遠的人,才能知道自己能走多遠。不要沒有忘了初心,卻忘了出發。
劉又誠的母親林玉香提到,一開始只知道他要去打工旅遊,臨時接到他要由墨爾本沿著海岸線到雪梨,在臺灣很擔心,但鞭長莫及只能給予祝福。到學校跟學生分享,應該是他的人生目標,雖然很辛苦,只要做對的事,做父母的就會支持他。
蕭廣賢聽完劉又誠的分享說,想就要去做,或許會碰到很多困難、挫折,但不走出去,問題一樣存在,走出去,自然而然的會想辦法解決,有目標就要去實行,不會造成遺憾。頭份建國國小退休教師謝世才表示,這是一場很驚豔的演講,體悟到有時候執著於專業,限制了學生的思惟,讓自己省思。
「旅行不一定要到全然陌生的地方,當用獨特的角度去看世界,就會有不同的視角。」劉又誠說,世界很大想出去看一看,30歲的時候,選擇去澳洲打工,期間答應香港室友的邀約,準備從墨爾本騎單車到雪梨,卻在陰錯陽差下,選擇挑戰以徒步的方式,抱著「必死的覺悟,必活的決心」,獨自開始了43天1,300公里的旅行。
澳洲的成功經驗,使劉又誠同年(2017年)在接受上海朋友的活動邀約後,決定再次徒步從上海到西藏,用10個月走了5,100公里。他說:「不要害怕挑戰,有挑戰就會更加成長。之後面臨困難,也會迎刃而解。」出發前規劃給世界一份回饋,在臉書(FACEBOOK)徵求沿途的學校,讓他到校分享追夢的經驗,只要有邀請都不拒絕,不管人多人少、有錢沒錢都去,儘管不在原來的路線上。
劉又誠表示,不要把一切拒於門外,要用開放的心胸去接受,要反問自己為什麼不要呢?會開始為了目標去思考去克服。在徒步旅行中,經歷輕度低體溫症、腳長水泡、落石、路面崩塌、東西被偷、高山症、睡袋結冰、帳篷被袋熊破壞、食物被吃等等,但沿路的風土民情,是自己不曾見過的,進而同步學習與成長,增長智慧。
他說,人生是一幅拼圖,不是積木建構,要透過許多拼貼,在最後一刻完成的。漫步的人,未必是迷路的人,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上車,可以看到別人的風景;堅持,可以完成心中的自己。
劉又誠的第三趟旅行原想由北京走到葡萄牙,因疫情被打斷,中止於甘肅省張掖。他說旅行要懂得斷捨離,不要把恐懼放進去。勇敢依「二元控制法」去思考,可以控制和不可控制,將不可控制放下,專注在可控制裡頭。只要相信世界會給我們所需要的,就會非常富足。
他強調,所謂的經驗,不是在我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,而是我們怎麼去處理發生的事情。有起點有目標,就會有方向。當感興趣的事情越多,開心的機會也就越多。一件事情如果值得做,那就值得將它做到、做好。只有願意讓自己走更遠的人,才能知道自己能走多遠。不要沒有忘了初心,卻忘了出發。
劉又誠的母親林玉香提到,一開始只知道他要去打工旅遊,臨時接到他要由墨爾本沿著海岸線到雪梨,在臺灣很擔心,但鞭長莫及只能給予祝福。到學校跟學生分享,應該是他的人生目標,雖然很辛苦,只要做對的事,做父母的就會支持他。
蕭廣賢聽完劉又誠的分享說,想就要去做,或許會碰到很多困難、挫折,但不走出去,問題一樣存在,走出去,自然而然的會想辦法解決,有目標就要去實行,不會造成遺憾。頭份建國國小退休教師謝世才表示,這是一場很驚豔的演講,體悟到有時候執著於專業,限制了學生的思惟,讓自己省思。
最新消息
越南國際佛教翻譯中心 計畫精選翻譯《星雲大師全集》100種
2025-10-17多元宗教共慶印度排燈節 紐約州長倡導團結與和諧
2025-10-17南華大學喜迎第16屆樂齡大學 融合AI智慧引領長者與時俱進
2025-10-17臥龍崗南天中華學校首辦兒童茶禪營 童心習禪悅品茗香
2025-10-17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鄉土情4-2
2025-10-17國防部軍備局第205廠參訪佛光山 護衛大家也護衛心靈
2025-10-16人間有情佛光有愛 為光復災區送溫暖
2025-10-16東禪寺人間生活十日禪 體驗動靜間回歸本心
2025-10-16北卡英語素食烹飪 以美味推廣健康與慈悲
2025-10-16大新國小參訪均頭 教育理念溫馨交流
2025-10-16
相
關
消
息
與星雲大師再一次靠近 東京論壇回顧星雲大師的智慧與風範 2025-07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齊豫與李建復攜手嗨翻全場 2025-06-30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歐麗娟詮釋紅樓繁華大觀園外還有整座人間 2025-06-29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怡蓁與陳義芝解說驀然回首的辛棄疾 2025-06-26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王文靜談住在喜馬拉雅山風光 2025-06-25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月卿分享如何升級自癒力 2025-06-24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謝震武暢談活出上善若水的人生 2025-06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蔣勳聚焦談「祇樹給孤獨園」 2025-06-22